甘蓝的种植环境,甘蓝喜温和气候,生育期间需供给充足水份,栽培环境温度为摄氏15-21度,能抗严霜和较耐高温。结球期适宜的温度为15-20°C,但适应温度范围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温和35°C的高温,若土壤干旱会影响结球,降低产量。甘蓝适合种植于土壤酸碱度(pH)介于5.5-6.8之间,当土壤酸碱度低于5.5时,可于施基肥前,施用石灰石粉或苦土石灰,与土壤充分耕犁混合以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及避免土壤过酸。酸性土壤若土壤镁含量过低,则建议施用苦土石灰,若土壤镁含量足够,可施用石灰石粉。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3%者,可施用堆肥,堆肥可选用氮含量较低(<2.5%)且由植物粗纤维为主体所制作者,且可考量堆肥酸碱度与土壤酸碱度互补。
栽培管理,肥料之需要量,每0.1公顷推荐施用有机堆肥约1,000公斤,化学肥料之氮素(N)为25~30公斤,磷酐9~12公斤,氧化钾20~25公斤。又依不同生育期对不同要素需求差异,其肥培管理措施为(1)基肥:氮及钾肥施1/3量,磷全量施入。(2)追肥余2/3的氮肥及钾肥施于幼苗期、外叶快速生长期及结球期,分3次施用。此外,也可于进入结球期时可酌量补充钙肥或施用硝酸钙。
栽培方式,夏播3-4月,秋播高冷地7-9月,秋播9-11月,甘蓝栽培时通常用苗床或穴盘先育苗,播种后约25~30天,本叶长出4~6片时定植,行株距为50×120cm,冬季为最适生长期,温度条件有利甘蓝生长,病虫害为栽培主要危害因子。
夏季则为高温、降雨及台风等3项环境因子都不利夏季甘蓝生产。高温可透过品种选择避免;降雨造成之淹水问题,则以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之田区种植为宜,也可利用高畦加速排水。夏季种植甘蓝亦需备妥防虫网,于台风警报发布后,以防虫网进行覆盖,以固定植株避免强风摇晃,造成植株损伤与死亡。风灾过后应尽速排除田间积水,淹水后植株根系受损,应避免立即施用肥料,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逐步施用肥料。并应避免软腐病蔓延。
病虫害,甘蓝虫害主要为小菜蛾、黄条叶蚤等寡食性害虫,北部地区4月至8月是黄条夜蚤、菜心螟,8月~12月是小菜蛾、芽虫最盛行的季节,此类害虫发生多与十字花科植物之密度有密切关系。十字花科蔬菜种植时期相近,当混种或连作十字花科蔬菜,生育期各异之十字花科作物提供了大量食物及栖地,造成害虫防治困难。休耕田区或绿肥田区多种常见十字花科杂草及绿肥作物,提供小菜蛾等主要害虫夏、秋季重要过渡寄主,因此在此时节中,切忌种植十字花科的蔬菜,并留意清除杂草、绿肥上之潜在虫源,并掌握害虫习性、生态特性等相关资讯,才能有效治理甘蓝害虫。
近年市场情况,近年高丽菜有时价格面临崩盘惨况,一颗跌破10元,市场秩序的失灵,在于高丽菜报酬率高又好入门,农民、盘商接连进场,种植面积连年攀升,产量创下新高,产销失衡也是连年发生,原因是高丽菜栽种门槛低、单位面积产量特别大,且采收后无需加工处理,可以直接运往市场买卖。而高丽菜价差价很大,基本上一公斤卖8、9元,农民就不会亏钱;好的时候一公斤可涨到40元以上,差价十倍在翻涨,以及108年政府启动「生产登记制度」、宣布保价收购,出现了甘蓝抢种潮,供苗数甚至出现暴增危机,造成就算价格差,崩盘时也可能领到补助这种「反正政府会出面」的心态,让进场者无后顾之忧的栽种,而这些辅助却由全民买单,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已有许多农民采取计画性生产、分批种植,提高品质,确保通路与稳定价格,当忽略市场需求而大批栽种食。高丽菜永远只会在涨价、抢种、跌价的无限循环中沉沦,造成的是全民皆输的局面,这一点值得所有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