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能
(1)具备定时自动采集雨量、水位、图像等数据的功能,数据采集间隔时间可任意设定。自动监测站点数据通信要通过《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检测,全部符合要求,提供权威检测报告;水情数据的格式采用水利部新近发布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数据格式,一律采用A格式,水情信息各要素全部使用ASCII码来表示;
(2)具备实时召测雨量、水位、图像等数据的功能;
(3)具备定时自检发送、死机自动复位、站址设定、掉电数据保护、实时时钟校准、设备测试等功能;
(4)具备根据用户设置的相应预警值(时段雨量、水位)实现本地短信预警功能;
(5)具备每天发送的数据包带有设备本身的工作状态(电池电压、信号强度)的功能;
(6)具备数据补报功能,根据设定设备提供数据存储和滞留数据(当网络连接不好时的未发送数据)的自动补报功能,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7)雨水情、图像等测站数据需设备内部储存,可实现历史信息远程调用;
(8)支持远程唤醒、远程设置、远程维护等功能;
(9)具备有充放点控制功能,可对蓄电池、放电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如进行过充保护、欠压保护等),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0)内嵌防雷模块,具备良好的抗雷击功能;
(11)具备巡检功能,工程管理人员巡检至设备安装地点后,可使用巡检设备,实时将现场巡查情况发送到监管系统。
安装要求
(1)雨量计:四周空旷无遮挡,安装高度不超过4.5米,分辨率为0.5mm;
(2)水位计:水库测量范围在死水位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河道测量范围从河道底部到堤防顶部高程或超出河道历史最高水位0.5米,测量值需为高程值;水位变幅为0.01米;
(3)摄像头要求:安装位置须视野开阔,摄像头前无遮挡。对于坝体的关键观测位置:坝体全景、水位尺等;要求对焦清晰不模糊、色彩均衡;
(4)供电要求:需保证遭遇连续30天阴雨天气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5)通信要求:系统定时采集图片、雨水情信息存储到内部存储中,并发送到省水保信息化管理平台;
(6)安装方式:采用立杆安装;
(7)立杆:高度≥4500mm;材质:热镀锌钢管。立杆上需要喷绘“水保设施,
(8)铭牌及标示。在防护栅栏上,固定醒目的警示牌及详细标示站点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建设时间、联系电话等信息;
(9)水尺安装
需按照《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中的有关要求安装水尺,有关关键要求如下:
水尺观读范围:水尺桩设置应与水面垂直,顶部刻度线与堤顶(防洪墙)持平,无堤防时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0.5m。水位范围超出单个水尺桩范围时,应增设水尺桩;连续多个水尺桩应设置在同一断面上,并不小于0.1m的重合。
水尺桩安装时,应将靠桩浇注在稳固的岩石或水泥护坡上,或直接将靠桩打入河床。靠桩入土深度:松软土层或冻土层地带,宜埋设至松土层或冻土层以下至少0.5m;在淤泥河床上,入土深度不宜小于靠桩在河底以上高度的1.5倍。水尺应与水平面垂直,安装时应吊垂线校正。
水尺水位高程及断面测量
(1)水位高程获取
1)对于能从当地获取的已安装水尺的高程,可直接引用;对于能从当地获取的附近建筑物的高程,可引测至所安装水尺的零点后引用。
2)对于周边建筑物无任何高程信息,则需对水尺零点进行高程测量,采用国家四级水准。
为便于对水位监测站水尺零点高程进行动态监测检查和定期维护更新,应在水位监测站附近布设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点位选择宜选在基础稳固、远离震动干扰源的位置,要能长久保存,便于联测使用;基本水准点标志可因地制宜选择以下三种方式设置:
①埋石点:埋设水准标石或现场水泥浇筑水准测量标志;
②永久性测量标志:在附近基岩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
③高程测量标志:在永久性固定建筑物上设置高程测量钉。
3)需在水尺桩上每100cm及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处标注绝对高程值,并在水尺最上端标注水尺编号(如P1,P2)。
(2)水尺断面测量
1)水尺断面布设
采用直立式水尺,基本水尺断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避开涡流、回流影响。
②宜设在河床稳定,水流集中的顺直河段中间,并与流向垂直。
③按照水位观测标准,基本水尺断面的布设应设在有代表性的水流平稳处,可视观测目的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而定。
④堰闸上游基本水尺断面应设在堰闸上游水流平稳处,与堰闸的距离不宜小于最大水头的3~5倍;下游断面应设在堰闸下游水流平稳处,距消能设备末端的距离不宜小于消能设备总长的3~5倍。
2)断面测量
每个河道横断面应不少于8个能反映河道特征的特征点,具体如下:左右岸断面边界点,边坡陡变点,常水位线,历史洪水位淹没点,河滩点,深泓线点(或河底点),应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
断面测量方法参考《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