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气候连续多年干旱及水资源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正面临着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匮乏、蒸发量加大、生态环境功能和植被退化等诸多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从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方面考虑,迫切需要在一些关键区域建立生态环境自动观测站,针对生态系统内的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环境进行观测,支持气象条件变化对湿地、森林、湖泊、河流、海滩、戈壁、草原等生态影响的评估预警工作。
本项目通过在生态区域内建立一套或多套观测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方面数据的观测系统,实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自动连续观测,为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专为气象、环保、林业、农业、旅游环境监测服务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应用解决方案。它以气测传感器为核心,构筑多点分布的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网络,为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3 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开放性、共享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等各方面因素,始终坚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善、节省投资的原则。系统在设计实施过程中,依据以下原则开展系统建设工作。
(1)全局性
系统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指导思想及规范与业务需求相统一,结合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围绕“多规合一”的体系方针,实现多级部门形成“一张网”。
(2)开放性
标准化和开放性是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要素,是本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成果将成为未来其他系统建设的基础。
(3)共享性
系统建设要从基础性和共享性的角度加以考虑,兼顾未来其他业务系统建设的共同需要出发,建设生态气象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框架,为未来的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性和公用性的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支持。
(4)实用性
系统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并兼顾实用性原则,易于实施、管理和维护。
(5)易维护性
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管理与维护,软、硬件的升级不影响正常运作,系统功能和结构可方便地扩展。
(6)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4 设计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 33703-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 61-2007
《空气负离子观测规范 电容式吸入法》QX/T 419-2018
《空气离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18809-2002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LY/T2586-2016
《中国气象局《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第2版)》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 GB/T 28418-2012
《土壤水分观测 频域反射法》 GB/T 33705-2017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2519-2010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6-2003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8-200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