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的划分方法很多,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难于 界定的工作,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去划分,也可以按信息技术自身的属性去划分。如有人 将其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是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网络技术的集信息 采集、目标控制和信息传输为一体的集成化信息系统;软件则是能使硬件发挥最大效用, 将信息整理、计算、分析,以实现辅助决策、科学调度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以及相应 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总称。现有技术中应用的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灌区的划分方 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缺乏通用性。
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包括:灌区识别:用于对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管理机构和用水户识别;信息监测:用于完成灌区信息采集和输出;信息传输:用于及时传输信息给调度决策模块,并通过调度决策模块再将需水信息传输给建筑物控制;建筑物控制:用于对灌区的闸门和泵站进行动态调度;调度决策模块:用于为灌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方案,控制灌区的用水量。本发明根据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采用按信息技术自身属性划分的方法,构建符合实际的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使其既不重复和交叉,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又突出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特点的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
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将对灌区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节水农业必然 要求灌区用水管理向决策科学化、运行高效、节约资源的管理模式发展。灌区用水管理 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将是未来灌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灌区用水管 理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灌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及其他行业相 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作为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我 国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根据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的 实际情况,采用按信息技术自身属性划分的方法,构建符合实际的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 构体系,使其既不重复和交叉,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又突出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特点的 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调度决策用于为灌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方案,控制灌区的用水量; 包括来水预报模块、可供水预报模块、需水预报模块、水量配置模块、水源优化调度模 块和平衡模块。用水户识别分为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态及综合用水单元用水单元,将农业 用水单元和城乡生活用水单元按照行政系统进行识别;所述灌区识别通过编码法、自定义续接搭建法、可视化创建法、电子地图和地理信 息系统进行分类。
气象监测:包括降雨量、气温、气压、湿度、风速、水面蒸发量、地温、日照,其 中以降雨量监测为重点,包括降雨分布、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历时、天气发展趋势及后 续降雨等情况,这些信息主要由靠分布在各地的气象站收集;
墒情监测:包括土壤化学性质、物理结构、水分状况以及作物生长发育状况; 水情监测:包括地表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内容包括河道流量、流速、含沙量、水位数据,通过沿河设立的水文站和水位站进行观测;地下水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温度;
水质状况参数的监测;所述信息监测方式分为实时影像可视化监测、实时模拟可视化监测、实时采集、实 时记录定期采集、人工观测记录;所述信息监测内容分为监测点描述、监测信息录入、 监测信息查询、监测信息输出、监测信息显示。所述的信息传输包括: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连接、通信查询和通信联系基 本单元;